《民不聊生》成语典故

民不聊生

《民不聊生》成语典故

民不聊生

【出处】

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:人民不聊生,族类离散,流亡为仆妾者,盈满海内矣。

【译义】

老百姓无法生存下去。形容人民生活极端困苦。聊:依赖。

【故事】

战国末年,各大诸侯国互相争夺霸权,战争连绵不断。公元前293年,秦昭王派大将白起,在伊阙(今属河南)大破韩、魏两国军队,斩杀二十四万人,被杀士兵的家属悲恸欲绝。

之后,秦军又频频进攻韩、魏,先后夺占了几百座城池,成千上万的人丧失了性命。接着,秦兵围住了魏国的都城大梁(今河南开封西北)。眼看大梁快被攻破了,亏得齐、赵两国扬言要发兵救魏,秦昭王才改变战略,下令围魏的大军改攻楚国。

白起的大军很快攻入楚国,逼得楚顷襄王逃离都城。楚地的百姓又遭到一次浩劫。一年后,白起又率领秦兵进到魏都大梁城下,想一举摧毁魏国。但韩兵迅速赶来援救,使秦兵无法攻下大梁,白起只好退兵。

在这种情况下,秦昭王假意和韩、魏两国和好,并要求与两国一起攻打楚国。但是过了几个月,两国并没有出兵。而楚国得知秦国将再次来攻伐时,便派使臣黄歇到秦国求和。

黄歇是楚国的贵族,当时担任左徒。他到秦国后给昭王上书,说“现在威胁秦国的其实不是楚国,而是韩国和魏国。这是因为,韩、魏两国的百姓不知被您杀了多少,活着的百姓都无以为生、流离失所,他们同秦国的冤仇不共戴天。

黄歇接着指出:“如今,您联合这两个对你有仇的诸侯国攻打我们楚国,等于让他们强大起来。再说,大王的军队借道韩魏,一旦他们的军队倒戈一击,秦军就要遭到灭顶之灾。因此,我们两国应结成联盟,消灭韩、魏,这才是最正确的战略。”

秦昭王觉得黄歇的话很有道理,便召回白起,并与楚国结成了联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