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善自为谋”是形容一个人善于替自己谋划,出自《左传》,它的故事来自于春秋时期郑国公子忽的辞婚。
上回说到,公元前706年,正待在郑国躲清闲的郑庄公,突然收到了齐僖公的告急文书,请求他立刻派兵支援,那么齐国发生了什么事呢?
原来就在不久前,北方的少数民族山戎,以大良和小良为帅,出兵一万人大举进犯齐国。
山戎也叫北戎,是匈奴的一支,主要生活在河北省的北部一带,与齐国临近。和大多数游牧民族一样,山戎平日也主要靠着放牧和狩猎为生,偶尔到汉人的领地掠夺一些人口或物品,但基本都是抢了就跑,不与中原军队正面接触。
可这一次的情况却有些不同,山戎不仅在兵力上远远高于以往,而且戎主还同时出动两员大将,战争开始没多久就已经连下齐国祝阿、历下等数城,明显不是单纯的为了掠夺而来。
齐僖公虽然不明白山戎此行的真正目的,但他收到前方的战报后,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于是一方面亲自带领夷仲年等人前往历下抵挡敌军,另一方面齐僖公又担心自己寡不敌众,便写信给鲁、卫、郑三国,请求他们出兵支援。
郑庄公收到信后,立刻让人将公子忽叫来对他说:“我自从与齐侯在石门订下盟约之后,两国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,况且郑国每次对外用兵,齐侯都鼎力相助,如今齐侯有难,我们不能不管,你做事向来谨慎,我就派你代替为父去帮助齐侯,以践行石门之盟。”
公子忽回答说:“居家为父子、受事为君臣,一切全由父亲定夺。”
庄公于是下令,公子忽担任主将,高渠弥为副将,祝聃为先锋,领兵三百乘,即刻启程前往历下支援齐军,不得延误。
等到郑国的大军抵达齐军营地时,鲁、卫两国的部队还连影子都没有看到,齐僖公得知郑国来的如此神速,对郑庄公感恩戴德,亲自前往帐外迎接公子忽与高渠弥等人。
几人进入大帐之后,公子忽开门见山:“君侯不必多礼,我等此来不破山戎誓不回国,只是还不知道您是否已有破敌良策。”
齐僖公回答说:“连日战事紧急,还不曾想到良策,敢问公子有何妙计教我。”
“承蒙君侯下问,那晚辈斗胆一言,”公子忽说:“我听说山戎多是些贪功冒进、头脑简单之人,一旦取得小胜就狂妄自大。明日君侯可派夷仲年率领偏师,伪装成主力部队与山戎交战,然后诈败而走,我则与君侯分别带领齐郑两国精锐部队,分两路埋伏在山戎的必经之路上,等到他们进入伏击圈后,一声炮响,我三路大军合而攻之,必定能大败敌军。”
齐僖公听完感叹的说:“真是后生可畏,此计再好不过,我这就下去安排。”
到了第二天,三人按照前日约定分头行事,夷仲年首先来到山戎寨前挑战,戎将小良恃勇轻敌,立刻带领三千骑兵与夷仲年交战,夷仲年并不与他纠缠,没打多久就下令撤军。
小良自以为夷仲年被他打怕了,率领部队穷追不舍,大良则带着主力部队在后面接应。
等到了约定的伏击地点后,夷仲年忽然掉头反杀,早已等候多时的齐僖公也带人围了上来,小良这才知道中计,连撤军的指令都来不及下就急忙往回跑,由于部队已经失去控制,逃回来时反而把后面接应的大良主力军队也冲散了,戎兵顿时乱作一团,齐军则如同切西瓜一般斩杀戎兵。
大良和小良带着残兵拼命逃跑,好不容易到达鹊山后,看到齐军没有追过来,自以为捡回一条命,正准坐下休息,忽然四周旌旗蔽天,一支生力军从侧面杀了过来,为首的正是公子忽。
大良小良二人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,跳上马就要逃走,可他们的马却因为受到惊吓而不听使唤,结果双双被郑将高渠弥和祝聃斩于马下,余下戎兵见主将已死,纷纷投降。
等到齐僖公带着部队赶来时,公子忽亲自将大良小良二人的首级以及三百余名俘虏献给齐僖公,齐僖公对公子忽赞不绝口。
等到一行人回到营帐之后,齐僖公大摆筵席犒赏三军,席间僖公亲自向公子忽敬酒,并对他说:“多亏了公子少年英雄,才保得我社稷安稳,我赏识公子才能,想把小女嫁给公子为妻,希望公子这次不要再拒绝了。”
原来齐僖公之前与郑庄公在石门会盟时,就曾见过公子忽,对他的印象非常好,于是就想把自己的女儿文姜许配给他。
这个文姜以后还会重点讲到,这里先说郑庄公当时把这一提议转告给公子忽后,公子忽立刻反对说:“结婚讲究门当户对,齐郑两国实力悬殊,我若攀附齐国,岂不是让世人笑话。”因而此事后来就没能实现。
如今两军取得大胜,齐僖公旧话重提,再一次提出想把女儿嫁给他,可公子忽却依然拒绝说:“婚姻大事,应当由父母做主,晚辈如今君命在身,不宜谈婚论嫁,还是等我回去,请示过父亲后再作打算吧。”齐僖公看公子忽以父亲名义拒绝,也就不好再勉强。
等公子忽和高渠弥回到自己的营帐后,高渠弥问公子忽说:“齐侯如此器重公子,一心想把女儿嫁给您,可您却为何屡次拒绝。”
公子忽回答说:“当年我未曾为齐国效力,齐侯想要联姻,我尚且不敢仰攀,如今偶效微劳,我若以此攀附,世人将如何看待我,大丈夫建功立业,应当靠自己的本事,又怎样寄希望于外戚。”
高渠弥再三劝说,公子忽都执意不从,高渠弥只得自叹说道:“世子遇事不求人、只求己,肯定能够多受福德,看来世子是个善于替自己谋划的人。”
成语“善自为谋”和“自求多福”就是出自这个典故。
等到二人回国之后,高渠弥将公子忽拒婚的事情告诉给了庄公和祭足,庄公听后对公子忽大加赞赏,可祭足却私下埋怨高渠弥说:“主公子嗣众多,公子突和公子亹都深得庄公厚爱,而他们也确有夺位之志,世子的位子早已岌岌可危,如今正要寻求外援,恰逢齐侯主动示好,接纳还来不及,世子竟然屡次拒绝,你身为人臣,为何不加以阻止呢?”
高渠弥回答说:“我三番五次劝说,可他不听我的,我能有什么办法。”祭足只得泱泱不快的走了。
高渠弥原本就和公子亹关系比较好,如今又因为公子忽的事情无故遭到祭足一番责难,同时他还听说,庄公曾打算封他为正卿,也是被公子忽阻止了,高渠弥由此便对公子忽怀恨在心,与公子亹则来往更为密切。
再说郑庄公自从上次繻葛之战后就得了疾病,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到了公元前701年,庄公预感到自己的大限将近,于是就把祭足叫到身边准备交代后事。
庄公对祭足说:“我有十一个儿子,各个都有富贵之相,不是甘于听命之人,而这其中又以公子突的能力最强,可以镇得住其他几人,我死后想让他来即位,爱卿以为如何?”
祭足回答说:“自古长幼有序,如今公子忽被立为储君多年,没有犯过任何过错,主公万不可轻言废立之事,否则定会招来祸患。”
庄公只得说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还由子忽来即位,可是子突绝对不可以再留在郑国,否则我死后他必定会造反,他的舅舅雍氏是宋国的贵族,我们又曾对宋公有恩,就让子突到宋国去吧。”
祭足听后佩服的说:“主公果然深谋远虑,臣立即去办。”等到祭足走后,庄公躺在床上无奈的感叹道:“郑国自此多事矣。”
当年五月,郑庄公病发身亡,他的一生雄才大略,将一个原本夹在晋楚之间的弱小诸侯国推向了强国之列,而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小霸。
郑庄公死后,祭足便按照他的遗言,一方面辅佐公子忽即位,是为郑昭公,另一方面派人将公子突送往了宋国。
郑昭公即位之后,对于公子突的事情一直都很不放心,恰好新君即位按照礼仪应该前往各国聘问,于是昭公便打算以此为名派祭足前往宋国,暗中打探子突的近况,而祭足为了郑国的稳定也欣然领命。
再说公子突向来看不起优柔寡断的郑昭公,如今郑昭公即位,自己却被赶出家门苟延残喘的活着,内心十分不满,于是便将自己的苦闷告诉了舅舅雍氏。
雍氏得知了公子突的想法后,立即找到宋庄公对他说:“公子突对子忽即位很不甘心,很想回去争权,主公若能稍微助他一臂之力,便可趁机狠狠敲诈子突一番。”
宋庄公听后觉得雍氏的提议在理,于是就让雍氏把子突叫来说:“宋、郑两国一向交好,你如今有难,寡人怎能袖手旁观,只是不知道你日后一旦得志,又该怎样感谢寡人呢。”
公子突一听宋庄公的话有门,当即提出自己若能即位,一定送上黄金白璧若干作为谢礼。宋庄公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粮草布匹无数,公子突急于得国,全都不假思索的答应了,宋庄公高兴的说:“那咱们就一言为定。”
二人正商议间,手下突然来报说祭足带着聘礼前来拜见,如今已到馆驿,宋庄公便对公子突说:“真是天助我也,公子能否回国,全在此人身上了。”
公子突奇怪的问道:“祭足是子忽一党的,当年全力支持子忽即位,他能帮助我什么呢?”
宋庄公悄悄在子突耳边言语一番,顿时令公子突眉开眼笑。
那么宋庄公究竟想到了什么办法,接下来郑国又会发生哪些事情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