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故说春秋52:“秦晋之好”,秦国起家

“秦晋之好”的说法出自元代的一部戏曲,其原型关于春秋史上两大强国——秦国与晋国间政治联姻的典故

上回说到,公元前685年,晋献公按照荀息的计策,先后吞并了与其临近的虢国和虞国,不但领土得到了扩张,也获得了大量的俘虏和战利品,而当荀息询问晋献公该如何处理这些战利品时,晋献公却想到了即将要发生的一件喜事。

典故说春秋52:“秦晋之好”,秦国起家

这件喜事与晋国西面的邻居秦国有很大的关系,在说这件喜事之前,先来看看秦国的历史是怎样的?

秦国的先祖相传是上古帝颛顼的后裔,颛顼的子孙中有个名叫女修的女子,以织布为生,有一天,女修正在河边织布时,天上突然飞来一只燕子落在她身旁,并产下了一个卵,女修将卵吞下后过了两百多天,生下了儿子大业。

大业娶了少典的女儿女华为妻,生下了儿子伯翳,伯翳成年之后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,舜帝便赐他为嬴姓,让他负责治理山川、繁育鸟兽的等事物。

等到大禹上任,伯翳就被任命为执政官,总理朝政,大禹死后,将位子禅让给了伯翳,然而大禹的儿子启却在不久之后发动了兵变,杀死了伯翳。

伯翳虽然被杀死,但他的儿子大廉却活了下来,到了殷商时期,大廉的一个名叫中衍的玄孙,因身形似鸟,所以被当时的天子太戍看重,选他担任车夫,中衍便因此受到重用,他的后人逐渐开始显赫。

等到商纣王时期,中衍的玄孙蜚廉因善于奔跑,蜚廉的长子恶来又力大无比,所以二人都成为商纣王的宠臣,帮助纣王残害天下。

周武王起兵灭商之后,恶来兵败被俘,被周武王下令处死,蜚廉却由于当时奉命在外采石才幸免于难,可蜚廉后来也不敢再返回牧野,只得隐居于霍太山并老死与此。

然而蜚廉的另一个儿子季胜却保留下来,周穆王即位之后,季胜的儿子造父为穆王驾车,一次穆王外出狩猎,徐偃王便趁机作乱,穆王得到消息后火速返回,造父长驱疾驰,一日千里,没几日就赶回了镐京,使得徐偃王的叛乱失败,周穆王为了奖励造父的功劳,便将赵城赐给了造父,后来造父的后裔都以赵为氏。

晋国赵氏家族及其代表人物赵夙、赵衰等人,都是从造父这一脉流传出来的,不但如此,恶来的子孙因为造父这一支得宠于王室,也跟随他以赵为氏。

而恶来的玄孙中,有一个人名叫非子,居住在犬邱一带,因家道中落而沦为平民,但由于他很擅长养马和放牧,因此在当地很有名气。

恰好当时的天子周孝王为了扩充军队、抵御北戎,便在汧水和渭水一带的土壤肥沃区域开辟了天然牧场,牧场建成之后,有人便向周孝王推荐了非子,于是非子便被召来作为牧场的管理人。

几年之后,经过非子的不断努力,王室马匹的数量越来越多,而且大多都是膘肥体壮的良马,周孝王见后大为喜悦,为了奖励非子的功劳,便考虑让非子承袭他父亲大骆的爵位,重新跻身贵族之列。

典故说春秋52:“秦晋之好”,秦国起家

然而当时的大夫申侯有个一女儿,已经嫁给了大骆为妻,并且有了儿子成,按礼制应该是爵位的第一继承人,因此当他听说了非子的事情后,为避免自己外孙的利益受损,便来到周孝王身边向他建议说:“大骆一脉自其先祖中潏开始,世代就为王室抵御西戎,维护西部边陲的安稳,申、骆两家长期联姻,也是出于这一目的,如果让他人承袭大骆的爵位,恐将不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。”

周孝王听了觉得有些道理,于是便想了想说:“爱卿所说在理,让公子成接替大骆,对于西方的和睦尤为重要,然而非子也的确有功,不能不奖赏,我记得他的先祖伯翳曾为舜帝驯养鸟兽,后来得到封赏,现在伯翳的子孙又为寡人放马,那寡人就效仿圣人,将秦地赐给非子,让他延续伯翳嬴姓宗脉,作为王室附庸。”

因此在这一年,也就是大约公元前900年左右,秦氏政权得到了初步的确立,非子也因此成为秦国第一任国君。

等到秦氏政权传到秦仲手里时,西戎起兵造反,灭掉了犬邱的大骆之族,周宣王为了平息叛乱,便任命秦仲为大夫,出兵抵挡西戎,谁知秦仲却被西戎击败,本人也战死沙场,周宣王只得又任命秦仲的长子秦庄公再次出兵,终于将西戎击溃,周宣王为了奖励秦庄公的功劳,下令将秦地连同犬邱重新赐给庄公,自此以后,秦氏政权便担任起抵御西戎,维护西方安定的重任,秦人也因此与西戎前后经历了上千余战,练就了秦人英勇善战的本领。

等到秦襄公时期,镐京发生了“烽火戏诸侯”事件,申侯趁机勾结犬戎攻打镐京,周幽王被杀,秦襄公便与郑武公等人应申侯之请,率兵平定叛乱,并帮助周平王迁都洛邑,周平王为奖励秦襄公的功劳,便将岐山以西的地区全部赐给了他,并封他为侯爵,位列诸侯,秦氏政权由此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诸侯国。

秦国虽然成立了,但此时却依旧是地域偏远的蛮荒之国,并不被中原诸侯重视。

到了公元前659年,秦穆公即位,他是秦国在春秋时期最有作为的一位国君,为了将秦国壮大,自他上任开始,就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。

秦穆公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向西戎发动大规模战争,灭掉了西戎部落的12个国家,确保了秦国后方的稳定,接下来,秦穆公就可以着手实施自己挺近中原的计划。

典故说春秋52:“秦晋之好”,秦国起家

由于秦国此前几乎没有和中原诸侯打过交道,距离秦国最近的又是大国之一的晋国,因此为了稳妥起见,秦穆公便打算先以联姻的方式,做为自己迈入中原之门的第一步。

下定决心后,秦穆公派自己的儿子公子絷前往晋国提亲,而晋献公此时刚刚兼并了虢、虞两国,为了巩固政权,也就答应了秦国的提议,于是就答应将申生同母的姐姐穆姬嫁给秦穆公。

到了约定的日子,晋献公将虞国投降的战俘作为陪嫁奴仆,连同穆姬一起送往了秦国。

这就是秦晋两国的第一次联姻,而人们常说的“秦晋之好”的典故也是由此开始。

等到穆姬嫁到秦国之后,秦穆公对比奴仆的名单,发现竟然少了一人,查看之下,才得知有一人不甘心作为奴隶,因此半路上趁乱逃跑了。

秦穆公便向晋国投降来的公孙枝打听此人的情况,公孙枝向秦穆公介绍之后,秦穆公下定决心,一定要将此人找到,并且安然无恙的带回秦国。

典故说春秋52:“秦晋之好”,秦国起家

那么这个逃跑的人是谁,为什么秦穆公得知他逃跑后会下达这样一个命令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