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味典故——他是历史上的第一位“东道主”

现在人们经常将请客做东的人称之为“东道主”,那么东道主的称呼是从何而来,其中有什么样的典故,历史上第一个作为东道主的又是什么人。

公元前636年,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,结束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涯,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,而他积攒了多年的志向也在顷刻间爆发,一改往日贪图享乐、得过且过的习性,立志要在晋国干出一番事业。

趣味典故——他是历史上的第一位“东道主”晋文公首先采取以身作则的方式教化子民,增强民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,然后在国内大力发展生产,提升晋国的综合实力。

接着晋文公又在军事上击败了楚国,壮大了晋国在诸侯间的影响力。等到这些工作都完成之后,晋文公又把矛头对准了郑国。

晋文公之所以要攻打郑国,是与他当年流亡时的一段经历有关。

当初晋文公为了躲避弟弟夷吾(晋惠公)的追杀,只得被迫离开狄国,一路风餐露宿来到郑国,希望能得到郑文公的收留,可郑文公却因为惧怕夷吾,将晋文公拒之门外。

因此现在一方面为了要教训郑国当年的无礼,另一方面出于政治考虑,郑文公虽然表面依附晋国,却私下与楚成王密切联系,对晋国造成威胁,晋文公便决定与秦穆公相约,共同出兵伐郑。

趣味典故——他是历史上的第一位“东道主”而秦穆公一心想要向东扩张,也就答应了与晋国联手。

郑文公听说西边的两大强国共同来犯,立刻召集左右商量对策,大夫佚之狐向郑文公建议,眼下唯有派烛之武去说服秦穆公退兵,才能解除郑国的危机。

郑文公便立刻找来烛之武,希望他能出使秦国,然而烛之武见到郑文公后,却对过去不受重用颇有抱怨,后来郑文公再三恳请,才最终打动了烛之武。

到了晚上,烛之武利用城楼上的吊篮出了城,一路来到了秦国军营,见了秦穆公之后,立刻放声痛哭,秦穆公问其缘由,烛之武回答说:“郑国就要被你们灭了,我自然要哭。”

秦穆公问道:“郑国要灭亡了,你就应该到郑国去哭,为什么在我这里哭?”

趣味典故——他是历史上的第一位“东道主”烛之武等的就是这个问题,他立刻回答说:“我不仅哭郑国,更哭的是秦国,如今你们两大强国联手来犯,郑国灭亡已成定局,可是如果郑国灭亡对秦国有利,我愿意为秦国效劳,将来还能得到秦国的封赏。

“可实际情况是,晋国在郑国的西面,而秦国又在晋国的西面,打下郑国之后,秦国必定无法越过晋国来管理郑国,到时候郑国的土地将尽数归晋所有,您为战争付出了代价,却反而增强了别人的实力,这岂不是赔本的买卖?”

秦穆公回说:“尽管如此,但是晋国将来一定会从其他方面补偿我。”

烛之武答道:“您别忘了,晋国历来都是言而无信之人,晋国的两任国君都是得到您的帮助才能顺利即位,可是晋国又给了您什么好处呢,不仅没给,还筑起城墙来防备您,既然晋国现在能向东攻打郑国扩张领土,等他将来实力强大,必定也会威胁到秦国,还希望您能慎重考虑。”

接着烛之武又说:“我认为,如果您这次能放过郑国,并和郑国结盟,那么郑国将会作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,将来您的使节路过这里的时候,郑国定会盛情款待,以尽地主之谊,这对您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。”

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,果然深受触动,按照烛之武所说与郑国订立了盟约,然后退兵回国,临走时还留下两千人马帮助郑国守城。

趣味典故——他是历史上的第一位“东道主”郑国果然也信守诺言,作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款待秦国使者,后来“东道主”便成为专指主人的称呼,一直流传下来。

更多精彩内容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:典故大杂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