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味典故—他曾是著名的文学天才,为何却落得“江郎才尽”的下场

”江郎才尽“经常用来说一个人的能力或者水平已经发挥到了极限,再往下走就会出现倒退。那你知道江郎是什么人,他又为什么会才尽呢。

江郎就是江淹,生于南北朝,小的时候他家里很贫穷,父亲在地方上做了一个小官,在他十三岁时就因病去世,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,二人经常靠挖野菜维持生计,日子过得很是艰难,他从下就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眼前这一切。

趣味典故—他曾是著名的文学天才,为何却落得“江郎才尽”的下场

不过江淹倒也真是一个天才,聪明过人又勤奋好学,六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写诗,十几岁便通读四书五经,文章的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。

二十岁出头的江淹终于实现了自己为官的梦想,不过此时的他仅仅是给东宋孝武帝的儿子刘子真当老师,这刘子真是孝武帝的第十一个儿子,注定没有当皇帝的命,江淹觉得跟着他干也没什么前途,后来便辞职走人。

几经辗转之后,江淹又跑到建平王刘景素手下做幕僚,刘景素起初对他这个出身卑微的手下没什么太多印象,不过后来江淹由于被人诬告而进了监狱,在监狱里写了一篇《诣建平王书》,向刘景素陈述自己的冤情,文章措辞激昂,内容不卑不亢,刘景素看了之后很是感动,立刻下令放了江淹。

不过,江淹的为官之路却并没有因此出现转机,虽然刘景素因那篇《诣建平王书》对他另眼相看,可是后来由于刘景素起兵造法,而他坚决反对,因此被刘景素贬到吴兴县做了小小的县令。

人生之路如此坎坷,使得江淹的内心也异常郁闷,为了发泄心中不满,排解忧愁,他也选择了和历代的文人一样写诗作文的方式。

在担任县令的那段时间,江淹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。

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,他的这些作品后来成为他一生的最高成就,几乎达到了南北朝时期的巅峰水平,尤其是他所做的《恨赋》和《别赋》,几经传颂,经久不衰。

趣味典故—他曾是著名的文学天才,为何却落得“江郎才尽”的下场

后来到了东宋末年,在位的宋顺帝已经基本被架空,而执掌大权的相国萧道成看出江淹是一个有才干的人,因此将他从吴兴县召回,委以重任,坎坷半生的江淹从这时起才变得顺风顺水。

后来江淹又帮助萧道成废掉了宋顺帝,建立了南齐,他本人也成为南齐的开国元勋,其后屹立南齐、南梁两朝而不倒,直至六十二岁寿终正寝,南梁的梁武帝亲自为他举行国丧,并赐他谥号宪伯。

然而政治上逐渐得志的江淹,却开始在文学创作上走起了下坡路,自从他被萧道成重用之后,由于工作繁忙,便很少写诗,日常的公文也是由手下代笔。

偶尔诗兴大发想创作一番的时候,却发现笔握在手里又迟迟不得灵感,即使强行写来,也是文辞枯燥,缺乏内涵。

江淹的这一番转变使得那些追随他的粉丝们大为失望和不解,很多人绞尽脑汁为他寻找“江郎才尽”的原因,甚至有人还为他杜撰了一个传说。

趣味典故—他曾是著名的文学天才,为何却落得“江郎才尽”的下场

说他在被贬为县令之时,有一次外出游玩,在城郊一处休息时,不知不觉睡了过去,梦中出现一位神人,赠送给他了一支五彩斑斓的神笔。

醒来之后的江淹顿时才思泉涌,下笔有神,当时的人们将其称之为“梦笔生花”。

后来他在南齐做了大官之后,又一日做梦,这次梦中出现的是晋代的文学家郭璞,郭璞对他说:“我有一只五色彩笔在你这里很多年了,现在该还给我了。”

于是江淹将笔还给了郭璞,自此以后他的文章便黯然失色。

传说自然不一定可听信,但中年后的江淹“江郎才尽”也是事实,尽管让人觉得惋惜,但却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意味深刻的故事。

更多精彩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:典故大杂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