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们的坏习惯如此难以改变?

为什么我们的坏习惯如此难以改变?

每当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的时候,你就发现很难将“告别垃圾食品、远离沙发、戒烟”这些好习惯坚持下去了。其实,很难改掉坏习惯也是有个生物学的原因——这些坏习惯根植于我们的大脑中。

  1

为什么老鼠宁死也不改习惯?

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为了研究习惯的形成,将老鼠放到T形的迷宫中,并在另一端摆了一块巧克力。迷宫前有一块隔板,当隔板打开时会有很大的咔嗒声,老鼠听到这个声音,就会走进迷宫到处嗅,直到找到巧克力。

当这个实验不断重复时,老鼠穿过迷宫的行为也越来越熟练。此时它们的思维活动开始减弱,行进路线也变得越来越自动化。老鼠的习惯就这样形成了,并且会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,这个过程就叫做习惯回路。

之后,研究人员在巧克力上涂上毒药,或者让巧克力旁边的那块地板通电,当老鼠走向奖品时,就会因食用有毒巧克力而得病,或触电。

开始实验时,老鼠在吃过有毒的巧克力或触电后,知道了食物和迷宫有危险,于是躲得远远的。

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等它们重新看到以前的暗示,听到咔嗒声时,仍然会毫不犹豫地走进迷宫并吃食物,甚至在吃了食物后发生呕吐或者被电得跳起来后,它们也依然不放弃。

因为习惯一旦形成,就很难改变。老鼠撞了南墙,还是不回头,就是因为这一习惯已经根深蒂固,以至于它们根本没法让自己停下来。

为什么我们的坏习惯如此难以改变?

  2

习惯不会消失,但可以被替代

老鼠的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,是因为它已经被嵌入了大脑的结构中,大脑会将这一系列行为变成一种自动的惯常行为。我们的日常生活往往也得益于这种行为,比如你把牙刷放进嘴里之前,会习惯性地把牙膏抹上去。

习惯不消失,有时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优势,因为这样我们就不用在每次放完假后,都要重新学习如何开车。但你的大脑无法分辨出好习惯和坏习惯,所以一旦坏习惯形成,要改变就不那么容易。

虽然习惯不能被消除,但可以被替代。

有位吸烟成性的女士决定戒烟,起初,她只是通过跑步来分散想要吸烟的注意力。久而久之,她不但成功戒烟,同时养成了跑步锻炼的好习惯。

科学家对她的大脑进行研究后发现,吸烟的旧习惯在大脑中形成的神经模式,已经完全被新模式取代。虽然研究人员仍然能看见以前行为引发的神经活动,但这些神经脉冲在大量的新脉冲面前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了。

当她看到烟的时候,大脑与欲望和吸烟有关的区域依然活跃,大脑依然在制造让她吸烟的冲动,但这个区域有了新的活动,正是这部分活动使她抑制住了自己的行为。大脑的这部分活动,随着这位女士自律成功的次数越来越多,也变得越来越明显。旧习惯便慢慢被新习惯替代了。

新的习惯形成后,伴随着新习惯引发的一系列行为,就会变成一种本能。不需要提示,也会自然而然地去做。

为什么我们的坏习惯如此难以改变?

3

每一个坏习惯,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

人们总是认为,坏习惯是我们的敌人,于是发誓要击败它。但事实上,所谓的击败不过是压抑,它有时会被击败,但日后它还会发起攻击。这就好比弹簧,你压抑它越厉害,它反击的力量就越大。这是很多胖子、酗酒者、网络成瘾者等人群在改变坏习惯时一而再、再而三失败的重要原因。

事实上,每一个坏习惯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,都反映着自己的深层需要。许多上网成瘾的孩子,他们之所以整日沉溺网络,要么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缺乏爱,要么就是学习压力太大,网络就成了他们发泄的一个出口。

这时候,你就不应该像面对敌人一样试图去击败它们,而要接纳、了解它们。因为这是你人格的一部分,或者说是你的一个“次人格”。

如果有一天,你因为需要赶报告开起了电脑,但面对着电脑你却一个字也不愿意敲。一会打开娱乐新闻,一会查看社交网站信息,直到时间过去大半后,你开始强烈地谴责自己,发誓再也不做这些无聊的事了。但过了一会儿刚写几个字,你又开始刷网页了。

那么,你换个方式,仔细聆听,就会发现一个声音在呐喊:整天做令人烦躁和劳累的工作,我太需要休息和娱乐了。这就是“次人格”对你的关心和帮助,而面对它的呐喊,你可以告诉它,自己一定会找个时间休息和娱乐。但此时此地,你必须先把手头的工作完成。你会发现,那些曾经让你分心的想法不再纠缠你了,它相信了你的承诺。

只有当你理解、接受了自己的坏习惯,真正的改变才能发生。

为什么我们的坏习惯如此难以改变?

4

把痛苦分解成1000份,就不会不舒适

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,一种人是强者,一种人是弱者。强者给自己找不适,弱者给自己找舒适。想要改变坏习惯,让自己变得更强,就必须要学会强者的必备技能,那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。

任何只要是有一点不适的事情,都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克服的。我们可以将一件不适的事情变成一种习惯,然后你会离不开它,觉得这点小痛苦其实是平淡无奇生活中的一种调味料。这件事也就渐渐由不适变得舒适,你开始依赖这样的习惯。良好的习惯就这样养成了。

例如,导致拖延的主要原因,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令我们感到不适。所以,我们的头脑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借口和诱惑,来促使我们去做更容易的、更舒服的事情。当我们把一件事情定义为“不舒适”的时候,就会本能地不想去做它,然后想方设法拖到明天。

但是,如果我们能够把这种痛苦分解成1000份,确保每个事件都在你能容忍的不适程度内,事情就会变得容易了。

你可以先测试一下你尽全力最大的容忍程度,然后减去20%,从这个值开始训练。比如你想通过做10000个仰卧起坐来减肥,那么你可以把这10000个仰卧起坐分成1000份,就是每次10个。

刚开始做的时候,不要强迫自己,把它当做一种乐趣去挑战。随着你的能力增强,逐渐增加份量。一个月后,可以做到15个,3个月后,你做到25个。这10000个看似需要1000天才能完成的量,你9个月就能搞定了。

这个方法的精髓在于把一个很大的痛苦分解成1000份小不适,然后将它融入每天的生活中,养成习惯,不适就转变成了舒适。

为什么我们的坏习惯如此难以改变?

  5

好习惯,是奖出来的

为了能顺利舒适地改掉习惯,我们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给自己一些奖励。尝到甜头后,你就会变得更有动力,好习惯也慢慢地养成了。

以早起为例。要培养早起的习惯,我们就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早起后的奖励。并且,设定的这个奖励会让你很期待第二天的早晨快点到来。比如你是一个吃货,不妨睡前准备好一顿丰盛的早餐食材,早上起床就给自己做一顿美味的早餐。越是有诱惑力的早餐,越是能激发你早起的热情。

再如,某段时间你特别沉迷一个游戏,就可以给自己早起设定这样的奖励:玩半小时游戏。如果你想7点起床,就把闹铃定在6点半。闹钟一响,就快速起床。在开机的时间内把刷牙洗脸都搞定,然后热一杯牛奶,一边吃早餐,一边打游戏。

通过这个方法,不仅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,还能使你不再花其他的时间玩游戏。甚至改掉沉迷游戏的坏习惯。

为什么我们的坏习惯如此难以改变?

  6

学学康德的时间表

改掉坏习惯,离成功便不远了。古往今来,许多名人得以成功,多半也是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使然。因为,一个固定的日常生活,能够使人的精力沉淀在平凡的习惯中,并防止自身被不良的情绪控制。

在《每日仪式:艺术家如何工作》这本书中,作者梅森•柯利就仔细查看了161位人物的日常生活安排,包括画家、作家和作曲家,以及哲学家、科学家和其他思想卓越者。对于这些天才来说,规律的日常生活极其重要。

在制定工作指标这件事上,安东尼•特罗洛普每天只花三小时写作,并要求自己达到每15分钟写250个词的速度;海明威会用图表跟踪记录每日的写作词汇量,以免欺骗自己;伯尔赫斯会用计时器来设定写作开始与结束的时间段,并在图表上仔细标出写作的小时数和创作的字数。

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先生的时间表,也很是有名:

五点起床。喝茶,抽烟,备课。

七点到九点上课。

九点到十二点三刻写东西——他著名的三大批判,也就是这会儿折腾出来的。

下午一点到四点午餐,见客人。

四点到五点,著名的“康德出门散步”,镇上的诸位都可以念着他出门的时候,来校准手表时间。

五点到十点,看书。

十点睡觉。

其实,想要做成一件事,只要刚开始的时候投入一点毅力,不问青红皂白地延续一段时间,就会习惯成自然。你要明白:完成某件事最初需要的可能是毅力,之后便是习惯在一直推动着你。

就像康德的时间表,已经渐渐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,永远无法割舍。

7

养成一个好习惯,其实只要30天

规律地生活,从改变习惯开始。如果你也想拥有康德的好习惯。不妨跟着Matt Cutts,学习用30天尝试做一件新的事情,改掉一个旧习惯,养成一个新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