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脍炙人口》成语典故

脍炙人口

《脍炙人口》成语典故

儿子曾参是个孝子,父亲死后,竟不忍心吃羊枣

【出处】
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曾皙嗜羊枣,而曾子不忍食羊枣。公孙丑问曰:“脍炙与羊枣孰美?”孟子曰:“脍炙哉!”公孙丑曰:“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?”曰:“脍炙所同也,羊枣所独也。讳名不讳姓,姓所同也,名所独也。”

【译义】

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,常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。脍:细切的肉。炙:烤肉。

【故事】

春秋时,有父子两人,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。父亲曾皙爱吃羊枣(一种野生果子,俗名叫牛奶柿),儿子曾参是个孝子,父亲死后,竟不忍心吃羊枣。

在当时,这件事情曾被儒家子弟广为传颂。

到了战国时期,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,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。

公孙丑问:“老师,脍炙和羊枣,哪一样好吃?”

孟子回答:“当然是脍炙好吃,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!”公孙丑又问:“既然脍炙好吃,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了?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,只戒吃羊枣呢?”

孟子回答:“脍炙,是大家都爱吃的。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脍炙,却是曾皙特别爱吃的东西。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。这就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,不忌讳称姓一样,姓有相同的,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。”

孟子的一席话,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。

后来,人们从孟子所说的“脍炙所同也”里面,引申出“脍炙人口”这样一句成语,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