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是北宋的一位传奇人物,传说他达到了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境界

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经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超凡脱俗、不入尘世,重点在于凸显他的气质。那么关于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典故是怎样的。

他是北宋的一位传奇人物,传说他达到了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境界类似于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说法,最早是从道家开始的,早在春秋时期,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就曾主张,圣人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之后,就能够达到“不食五谷,吸风饮露”的境界,只靠着空气就可以存活,使自己能够从尘世间的物质欲望中解脱出来。

这样的境界当然只能是一种理想,正常人很难做到,大多数信仰道教的人也只是将它作为一种崇高的目标。

但是根据史书的记载,在北宋时期,还真的出现了这样一个人,靠着“不食人间烟火”,修炼到了道家的最高境界。

他是北宋的一位传奇人物,传说他达到了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境界关于这个人的故事出现在《宋史》里。在古代的很多正史中,都会有一个名为“方技”或“方术”的类目,主要记载了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有关医药、经方、神仙等方面的内容。

而在《宋史》的“方技”中,就描写了一个名为赵自然的道人的故事。

这个赵自然,本名叫做王九,出生在在安徽省繁昌县荻港附近的一户普通人家,家里的经济条件应该也不宽裕,主要收入是靠着卖茶叶挣来的钱。

王九长到十三岁的时候,生了一场大病,在古时候,有一些人会为自己体弱多病的子女请一位出家人作师父,期望借助神灵的庇佑,让子女能够健康成长。

而这个故事中的王九父亲在王九生病后,由于没有钱给他看病,所以也决定采用这样的办法。

王九跟随父亲来到了离家不远的青华观,在这里出家做了一名道士,住了几天之后,有一晚王九熟睡中做了一个梦,梦中出现了一个长须白发、仙风道骨的长者,长者自称姓阴,领着王九来到了一座高山上。

长者对王九说:“你很有天资,将来定会成为道法高深之人,但你首先必须学会‘辟谷’之法。”

长者所谓的“辟谷”,根据“方技”的解释就是道法修行时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,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不吃食物,以呼气空气来代替。

他是北宋的一位传奇人物,传说他达到了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境界长者说完之后,还给了王九一个树枝让他吃下,醒来后的王九发现,他真的不需要再吃任何东西,每天只要吸一口新鲜的空气,顿时就能感到神清气爽、精力充沛,而且每次闻到烧饭的烟火味就会感到恶心呕吐,只有清澈的泉水和生冷的果实能让他勉强吃下。

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,王九在一次睡梦中又遇到了长者,这次长者教王九写了数百个篆字,王九醒来后按照长者所教将那些字写在纸上,然后拿给其他人看,结果所有人都不认识他写的什么,于是有人就告诉他,他写的并不是篆字,而是道家的符箓。

后来王九就编写了一本《元道歌》,讲述了道家修行的要点,知州王洞听说了这件事后,就把他推荐给了宋太宗赵光义,太宗得知后立刻召王九入宫觐见,向他请教道法,还送给他了一件道袍,赐他国姓赵,为他改名自然,并赏了他三十万钱。

赵自然在皇宫里住了一个多月后才奉旨回到了青华观,后来没过多久他就生病了,但饮食依旧如同往日一般以清泉冷果为主。

他是北宋的一位传奇人物,传说他达到了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境界等到宋真宗即位后,也听说了赵自然精通道法,便在一次派人把他带到皇宫,经常与他促膝长谈,真宗还赐给了赵自然一件紫衣,并将他的道观改名为延禧观,住了很久之后,赵自然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,宋真宗才同意让他回家。

这个故事尽管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,但在当时应该还是有很多道家弟子以此为榜样,故事中的赵自然以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达到了世外高人的境界,因此人们后来便将“不食人间烟火”与超凡脱俗的气质联系在了一起。